-
溫暖的力量——看海安農商銀行如何“到群眾中去”
更新時間:2013-11-11 作者: admin
(此文刊登于江蘇經濟報
秋天,在農民眼中無疑是最美的季節。在海安縣仁橋鎮任開進的養雞場里,老任正喜笑顏開地撿著雞蛋,他告訴記者:“眼下,雞蛋的行情不斷看漲,下半年準能將上半年禽流感造成的十幾萬元虧損補回來,還能掙上20來萬元。但是,如果沒有海安農商銀行在禽流感時撐一把,我真不知道怎么挺過去呢!”
把信貸送到千家萬戶
任開進告訴記者,今年春天爆發的那場禽流感差點讓他遭遇滅頂之災。當時,雞蛋的銷售價格從每斤3.5元直落到2.7元,還賣不動,就在他快撐不住時,在海安農商銀行“千企萬戶”授信大會上,他獲得了20萬元的貸款。讓任開進受益的授信大會,是海安農商銀行今年為深層次推進銀政企合作、切實幫助企業化解發展難題而推出的重大舉措。
從4月份起,該行開展了“千企萬戶”集中授信工作,對全縣6000多戶應稅企業逐戶進行“掃街式”走訪調查,在6月底舉行了授信大會,對1193戶企業客戶、10.16萬戶自然人客戶進行集中授信,并對100戶企業客戶代表、10戶自然人客戶代表進行現場授信,授信總額達191億元。
去年以來,該行連續開展了“百強中小企業培育計劃”“金融超市走進鄉鎮”“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月”等系列活動,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8月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179.05億元,涉農貸款占比94.1%,涉農貸款增量22.55億元,增速為15.97%;支持各類中小企業1276戶,中小企業貸款總額139.59億元。
“貸款總量和增量占全縣三分之一以上,這標志著我行為廣大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輸送了源源不斷的金融血液?!焙0厕r商銀行行長徐曉軍表示,這也是該行緊密結合服務“三農”的實際,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出的碩果。
把文化帶給廣大群眾
在海安,每年的
九年的堅持,讓該行“歡樂送百姓”送戲下鄉活動成了當地文化品牌,并先后獲得中宣部“全國廣場文化特色活動品牌”“南通市宣傳思想工作改革創新獎”“海安縣十佳爭先創優成果”等多項榮譽。
13年前,海安農商銀行首開先河,在大公鎮設立了全縣第一家春蕾班,為30名特困家庭兒童送去全行500多名職工的濃濃關愛。一直到現在,每逢節日,該行員工們都會去大公鎮走訪三峽移民,慰問貧困老黨員,走訪孤寡老人。
除了大公鎮,9年來,該行還走遍全縣鄉鎮,幫扶經濟薄弱村、貧困農戶、失學孤兒……熱心公益事業、關愛弱勢群體、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該行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送電影、送圖書、送戲、送金融知識下鄉……海安農商行十年如一日地踐行自己的文化使命?!斑@是源于我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回饋社會、感恩客戶,是農商銀行秉持的發展理念。” 海安農商銀行董事長徐建強說。
把關愛傳遞至每位員工
在李莊支行工作了近18年的女柜員王元華,今年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期盼多年的愿望終于實現了,她被調到離家較近的青萍支行工作,再也不用每天奔波
在今年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中,徐曉軍利用2個月的時間對全轄58個支行進行了逐一走訪調研,同支行每位員工都進行了一對一的促膝談心。不少員工反映,上班離家較遠,既難以照顧到家庭,又對銀行的業務發展不利。這一問題,引起了行領導的高度重視。該行研究實施了“回鄉工程”,進一步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面談溝通,領導與員工“零距離”,這是該行管理創新的一大特色。去年,該行出臺了《員工面談溝通制度》,建立了各級經營管理層與員工常態化的溝通交流機制,面談溝通的目的主要以解決員工實際問題為主。該項制度實施一年來,該行各級管理人員共與員工面談溝通256人次,涵蓋員工工作調動申請、思想動態、建言獻策等多方面內容。
基層的困難和訴求一直是該行領導工作的關注熱點。去年12月,該行組織開展了“基層提問題,總行解難題”活動,共收集各類需總行解決的問題102條、各類合理化意見和建議174條,該行對各類問題的答復率達100%,共為基層支行和員工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60多項。
全員評價,員工當領導“主考官”是該行今年的新鮮事。今年初,全行678名員工一人一票,對行領導的履職情況進行了無記名的滿意度測評,測評結果行長室所有成員的滿意度得票率均超過98%。一位員工感慨道,行領導能否勝任崗位,不是由某個領導說了算,也不是由上級部門說了算,而是由全體員工說了算,我們真正感受到自己成為了企業的主人。
近年來,海安農商銀行堅持走群眾路線,強化民主管理,用干實事、出實績來凝聚人心,經營業績迅猛提高。截至9月末,該行各項存款余額281.1億元,比年初凈增56.4億元,增幅為25.1%;各項貸款余額192.9億元,比年初增加28.9億元,增幅為17.6%,存貸款市場份額均占全縣三分之一以上,穩居海安縣17家金融機構之首,2012年度該行等級管理考核被評為“AAAAA”級,經營管理目標綜合考核位列江蘇省農商行系統首位。(陳閣 黃憶寒 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