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農商銀行:多維度筑牢“第三道防線”
更新時間:2022-07-25
今年以來,姜堰農商銀行不斷加強內審隊伍建設,創新內審機制,做實審計項目全流程管控,促進全行內審工作提質增效,多點發力筑牢“第三道防線”,為全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創新審計機制,激發人力資源活力。姜堰農商銀行不斷優化內審人員結構,通過雙選、從優調配等方式,配足審計人員,建立起一支年齡結構年輕化、知識結構專業化、崗位經歷豐富的審計隊伍。同時,為充分調動內部審計人員的主觀能動性,變舊習“要我做主審”為新規“我要做主審+點兵選將自主權”,創新采用審計項目主審競聘機制,由各參選人員路演項目規劃的工作思路和初步方案,最終根據全員評分高低確定項目主審,主審結合項目建設需要和個人專長挑選合適的人員組建審計項目組,實現專業團隊做專業事情,通過“競聘+點兵”機制前置審計項目方案打磨過程,集合全員智慧和觀點,優化審計實施要點,確保審計方案有目標、有思路、有抓手,精準指導現場審計工作順利實施。該行還定期派員參加審計論壇、專題研修班、業務條線例會,適時開展同業經驗交流活動,建立周末提優課堂培訓機制,促進審計人員綜合素養再提升、審計視野更開闊、技術方法更成熟。
依托數據模型,推進內部審計轉型。為全面客觀評價內部控制有效性,該行積極轉變思路,向數據審計借智,對內外部存量問題歸納分析,梳理解讀規章制度限制性條款,充分運用審計系統構建模型對全時段全變量業務進行全方位體檢,逐步由合規審計向風險審計轉變。一是按功能需求建模,逐步構建數據查詢模型、指標監控模型、疑點篩查模型分層分類體系庫,建立模型定期評價管理機制,實施動態更新優化。二是通過長期積累最終形成模型集群庫,分業務板塊、業務品種、風險特征等定期進行監測預警,采用審計系統自動跑批、下發疑點數據核查、審計部門復核認定的監督管理模式,實現風險把控跨前一步,起到止損增效的智慧風控審計成效。三是逐步實現非現場審計疑點篩查精準定位,現場審計重點核查相結合的作業模式,輔以現場作業控制“三表”強化質量控制,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作業規范性,變經驗抽樣審計為全變量體檢,風險控制更加全面有效。
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提高整改成效。該行采用巡回講堂、審計簡報的方式,對高頻問題、典型案例的風險特征識別和如何標準化整改進行梳理整合,并在各個業務條線例會進行宣講,起到檢查發現一例、成果輻射全行、警示教育一片的監督效果,有效防范營銷經營層面操作風險。強化科技賦能,自主研發上線審計整改動態跟蹤管理系統,變“三張清單”為機工數據,點對點進行問題整改驗收,建立閉環式成果轉化機制,確保問題查得出、整改落得實、成效看得見。同時,構建內部審計與業務條線、合規案防、風險管理、巡查督導、人事管理協同配合機制,實現功能優勢互補,共享信息成果,針對共性問題、屢查屢犯問題深入剖析,及時向業務條線職能部門推送管理建議書、風險提示書、協助整改通知書,將審計整改率納入被審計單位績效考核體系,從體制機制、制度流程、管理模式、系統優化等方面深層次優化改進,充分發揮好內部審計“第三道防線”作用,助推全行業務穩健有序發展。
(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