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陰農商銀行:深化共建共享 賦能高質量發展
更新時間:2025-04-11
2024年以來,江陰農商銀行黨委積極組織實施“三個一”行動、“金融掛職”計劃和“六步法”工作機制,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
一、推行“三個一”行動,構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一是簽訂一系列戰略協議,實現互利共贏。在黨建共建基礎上,該行與18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聚焦地方發展需求,挖掘非金融場景中的金融機遇。通過“雙向奔赴”,累計對接重點項目32個,提供融資支持20億元,實現政銀企三方資源互補、協同發展。二是織密一張服務網絡,延伸普惠觸角。依托市級、鎮級、村級“三級共建”平臺,將業務網格嵌入基層治理體系(一鎮街園區一網格、一村社區一網格、一黨員一網格),開展“三進三送”(進企進村進社區,送知識送業務送服務),重點聚焦A類客群、普惠對公新客等四大客群精準營銷。目前,全行信貸客戶數達9.19萬戶,增幅5.78%,高出全省農商行平均水平3.65個百分點。三是形成一套工作機制,激發內生動力。聯合政府、商會、金融機構搭建“四聯”平臺(隊伍聯建、活動聯辦、資源聯享、服務聯做),創新“三個更多”實踐路徑,即渠道更多,通過“黨建+黨員”“黨建+組織”模式,實現黨委對黨委、支部對支部、黨員對黨員對口走訪;形式更多,打通金融服務、客戶運營、組織建設壁壘,推動資源共享;抓手更多,深化銀企、銀政、銀商聯動,增強業務綜合性需求響應能力。
二、深化“金融掛職”機制,發揮“四員”服務效能
與江陰市委組織部、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合作,選派37名干部員工擔任金融顧問、金融村干和金融團干,以“四員”角色(政銀合作聯絡員、“三農”發展服務員、普惠金融宣傳員、創業致富指導員)助力地方發展。一是服務地方經濟,助力產業升級。圍繞政府規劃布局,重點支持工業園區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新增規上企業授信14戶,覆蓋率提升6個百分點;累計投放貸款8.2億元,惠及8戶重點企業。二是深耕鄉村振興,破解融資難題。金融村干累計為村級賬戶新增日均存款1.75億元,增幅26.4%;推廣整村授信服務,村民用信戶數達628戶,余額7410萬元,分別增長1.9%和25.8%。三是扎根群眾需求,提升普惠質效。開展金融知識宣傳74場、聯建共建活動70場,解決群眾金融需求實事34件;村民AUM日均余額達42.6億元,信用卡有效用信戶新增428戶,增幅32.9%。
三、創新“六步法”工作法,推動黨建業務同頻共振
一是明思路,強化頂層設計。建立“黨建搭臺、業務唱戲”機制,整合全行資源,構建“黨委-管理部門-基層機構”三級聯動體系,確保目標一致、行動統一。二是定目標,聚焦關鍵領域。圍繞“十百千”工程、零售轉型等重點任務,制定短中長期目標,明確“三精”工程(精細管理、精準營銷、精品服務)實施路徑,壓實責任鏈條。三是畫網格,夯實服務基礎。以287個業務網格為陣地,發揮44個黨員示范崗、41支黨員突擊隊作用,將黨組織建在服務一線,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四是巧落實,構建共建生態。依托“政會銀企”四方平臺,搭建科技金融、綠色金融等五大外聯平臺,形成金融服務“五篇大文章”落地合力。五是嚴督察,確保落地見效。一體化開展黨建巡查督導及交叉檢查,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執行PDCA循環管理法,確保共建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六是善提升,完善評價體系。建立后評價機制,對共建協議履約、重點項目推進等開展定量化考核,總結推廣優秀案例,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吳芝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