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七月看巧云》
更新時間:2025-09-02
觀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十大雅事之一,我卻發現,云從不爭當主角,卻是無可替代的最佳配角。每年七月,酷暑讓萬物蟄伏,反倒凸顯了“云”這位配角在此時無奈“喧賓奪主”,暫掌這熱烈滾燙的七月。
烈日與積云相遇,積云便主動撮合,為大地篩下片刻陰涼。
藍穹文案鋪生宣,長鋒淡墨暈飛白;
繚繞片片聚,半窗風賞朵朵逸!
仙氣 皎月與卷云相約,冷光透過紗絲般的云幕,讓廣寒蟾宮的輪廓更顯分明。
玉盤當空隱天幕,月暈環環閃光輝;
桂花壓枝郁滿庭,一葉帶香墜人間!
山河與云霧交織,恍若人間秘境可遇不可求。但凡得見,便足以開闊眼界,撩撥凡人心緒。
層巒疊嶂紫煙濃,峽崖跌宕溢霧靄;
日月雖偉尋??停豢滔删墘羟?!
而我以為,云的更大魅力,在于不困于出身,至終目標恒定。
只要是水分子,要么在8848米的寒峰以冰雪靜默,要么在地幔巖漿中流淌。經千年待一日,借地動山搖的雪崩或天開地裂的火山之勢,終從穹頂蛻變云端。
只要是水分子,或在江河湖海中游弋,或在林泉溪澗中暫歇,偶得風與光的機緣,化氣升空聚而成云。
更神奇的是,水分子相聚成云,體積可增億倍,重量可達億噸;卻因水分子守著輕盈本色,此刻的云朵仍能漂浮穹頂之上。
云不做主角,或許另有深意。七月的云,在秋日豐收時萬里俯視原野,看似高光,實則她知曉這并非最終形態。
春臨,萬物初萌,她化雨成溪,滋養稚嫩;夏盛,烈日炙烤,她及時落雨,甘露解渴;直到臘月隆冬、天寒地凍,她換作銀裝素裹一切,并保護著逗留在人間的一絲暖意。
云行天際,根源地淵。(響水農商銀行 張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