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家港農商銀行:強化地方法人銀行責任擔當 驅動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
更新時間:2025-09-24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科技金融已成為驅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關鍵引擎。張家港農商銀行作為地方法人銀行,始終秉承服務地方經濟、助力科技創新的理念,將科技金融置于戰略發展的核心位置。通過不斷探索創新,致力于為張家港地區科技企業提供精準、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務,推動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為張家港建設具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金融力量。
一、創新科技信貸產品體系
1.風險補償類產品全覆蓋。該行積極參與政府主導的各類科技金融項目,實現了省級、市級、區/縣級政府風險補償類信貸產品合作的全覆蓋,如省級產品“蘇科貸”“專精特新貸”、市級產品“科貸通”、縣級產品“科技貸”等政策類專項產品。這一合作模式有效分散了信貸風險,為科技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機會及便利。例如,依托于市科技局、市財政局三方共建的風險分擔類產品“科技貸”,提升了對區域內科技型企業的服務能力。在產品合作早期,該行通過主動對接,在全市銀行機構中率先實現科技貸產品的“首單”落地,為某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培育基金。
2.全生命周期產品布局。針對科技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資金需求和風險特征,該行設計了一系列信貸產品,實現了對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覆蓋。初創期:以“人才貸”“招才通”為主打產品,該類產品主要以信用貸款為主,重點扶持初創期,尤其是擁有創新技術和創業團隊的企業。該產品適度弱化了企業財務指標要求,更關注創業團隊的技術實力、研發能力、人才屬性。通過建立包含企業資質、科研實力、風險緩釋、股權融資等維度的評價體系,為企業提供快速授信。成長期:以“科貸通”“蘇科貸”“專精特新貸”以及“蘇質貸”為主打產品,運用資產資金池產品優勢,結合知識產權質押等創新擔保方式,為處于成長期的科技企業打造信貸產品,滿足企業擴大生產、技術升級、市場拓展等資金需求。成熟期:主打產品涵蓋銀團貸款、并購貸款,實行“一企一策”的策略,為成熟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同時,圍繞商票以及應收賬款電子憑證拓寬業務場景,積極對接全國性或地區供應鏈信息服務平臺,為成熟企業供應鏈上下游公司提供便捷的綜合融資服務。
二、強化風險能力建設
1.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該行整合內外部數據資源,構建了全面的大數據智能風控系統,涵蓋企業的工商信息、稅務信息、法院判決信息、行內資金流情況等多維度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信用風險進行實時監測和動態評估,及時發現企業經營波動,并提前采取風險防控措施。
2.風險預警與處置機制。建立了靈敏高效的風險預警與處置機制。當風險預警系統監測到企業出現異常指標,如賬戶資金長期不動、工商處罰等風險信號時,系統會立即啟動預警流程,告知管戶客戶經理,迅速與企業溝通,分析信號出現原因,及時制定應對方案。
三、專業化金融服務團隊建設
1.完善科技金融的頂層設計。該行在公司業務部內成立“創新金融中心”,并設立“科創企業創新金融支持中心”,以科技金融與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開發與業務推動為重點,從組織架構上加大對科技型企業服務的職能支撐??傂型ㄟ^協調前中后臺部門建立敏捷化組織響應科創金融需求。
2.穩步健全科技金融保障機制。一是建立盡職免責制度。該行在《公司授信業務盡職免責實施辦法》中明確“針對科創類貸款產品或向其他科技型企業發放的貸款,在滿足條件時可對相關管理部門、經辦機構、經辦人員、審批人員免于追責”;二是建立差異化審批制度。為提升該行科創企業服務能力,探索對于科創企業的差異化審批模式,區別于傳統信貸依賴財務情況和擔保條件的授信機制。通過對企業調研、數據分析以及多輪驗證,基于企業資質、科研實力、財務指標、知識產權、風險緩釋、股權融資等維度,開發了普惠科創型企業評分體系,包括授信準入和信用額度測算,同時配置專屬審批團隊提高審批效率。
四、深化各領域的合作
1.構建多部門聯動機制。協調地方部委辦局辦銀企座談會,堅持客戶走訪,宣導各項政策、提供金融服務,共同推進地方金融高質量發展。例如,近兩年,該行協同市國金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大力推進地方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2024年,協助企業完成質押融資登記8.92億元,并開展相關補貼操作。
2.深化中小微服務機制。堅持通過政府開發的“征像系統”及該行“網格化系統”持續推進主動服務,在張家港地區走訪科技型企業超1000家。同時,將蘇州市中小微協調工作機制及相關政策進行積極宣講,做好客戶需求摸排并及時跟進,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度。(陸余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