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陰農商銀行:強化“三力”積極支持科技創新發展
更新時間:2025-09-24
今年以來,江陰農商銀行堅持以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為目標,積極推動科技金融改革創新,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發展體系,引導金融資源集聚科技創新領域,助力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上半年,為無錫某科技公司成功發放該行首筆專項信用貸款200萬元。至6月末,服務科技型企業1458戶,提供融資163億元。
一、強化組織賦能,提升“協同力”。
完善服務架構。建立上下協同推進機制,總行層面成立科創金融中心,支行層面創建高新科技特色支行,形成“4+12+N”專業服務體系,即4人直營團隊、12人科技金融服務專班和總行相關條線專家顧問團隊,明確各個團隊服務對象和具體任務目標,確保服務覆蓋科技型企業種子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加強規劃統籌,聚焦江陰“345”產業集群及高新區“1+3+1”現代產業體系,研究制定科技產業專項服務方案,以專項信貸、整企授信、財富業務為營銷重點,細化5項具體措施,著力塑造“陪伴式培育+專業化服務+生態化賦能”特色發展模式,推動科技金融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優化考核機制。從科技產業服務覆蓋面、轉化率、有效性、滿意度等四個維度設立考核評價目標,加大科技金融信貸余額、增速、占比的考核力度,力促科技型企業貸款增速目標值不低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首貸戶年增長率不低于10%、信用貸款占比不低于50%。修訂盡職免責管理辦法,提升普惠口徑科技特色產業信貸業務不良容忍度,引導全行“敢貸、愿貸、能貸、會貸”。
二、強化專業賦能,提升“服務力”。
突出多渠道溝通。持續加強與政府部門、科技園區、孵化器、產業協會等溝通合作,組織參與部委辦局科創活動、政策宣講等,拓展科技企業客戶資源。今年上半年,該行與高新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搭建共建服務平臺,以參加科企路演、產業座談活動為抓手,上下聯動批量走訪園區,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另一方面,整合多方資源,與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等建立長效溝通機制,著力拓展股權投資生態合作。強化產業鏈金融與科創金融協同,制定“金融+產業”綜合服務方案,助力企業生態圈建設。突出全周期服務。實行客戶分層分類管理,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充分利用“創業貸”“科技企業貸”“蘇知貸”“人才貸”等政銀合作產品,加大信用貸款支持力度,并且首次將未盈利但擁有核心技術、優質團隊的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納入授信對象。對成長期科技型企業,深耕“智改數轉貸”“高端裝備貸”、供應鏈金融等場景類產品,疊加國際結算、投資款管理等資源配套,提升服務效率。對成熟期科技型企業,在滿足企業有效融資需求同時,強化財富管理與企業家服務、風險管理、員工持股等綜合金融服務。
三、強化技術賦能,提升“創新力”。
在營銷前端,整合種子期初創期白名單優質客群、成長期成熟期科技型企業集群和科創領軍人才財富資產數據,通過動態化采集和智能化分析,建立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精準客戶畫像體系,推動客戶信息、風險數據和業務數據在營銷拓客、授信審批、資產配置等環節的高效流轉與復用,提升服務響應效率。在審批中端,迭代升級專屬評級和授信模型,引入“技術潛力+團隊背景+資本背書”“專利技術+研發實力+資本背書”評估模式,為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科技型企業進行量化賦分,促進精準對接支持。實行數智化授信審批,進一步規范審批流程、提高貸款審批時效,確??萍夹推髽I續貸、新增業務自受理至放款時限分別壓縮至2個工作日、5個工作日,及時滿足各類企業資金需求。在風控后端,結合外部市場變化及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科創企業專屬風險評估模型,定期開展模型回溯反檢,優化產品準入規則及額度管理。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行業數據和市場競爭研究,進一步優化產品流程、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預警監測,及時防范各類潛在風險。(王 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