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陽農商銀行:深入推進“三化”工程建設
更新時間:2025-04-11
今年以來,丹陽農商銀行全面加強組織架構、業務流程、激勵約束機制和員工隊伍建設,構建敢貸愿貸會貸體制機制,進一步推動各項業務科學系統地做小做散。
深入推進業務專營化。一是深化“三臺六崗”與展業系統融合。完善考核機制。針對客戶經理重點聚焦存量管護和新增營銷考核,針對授信經理重點聚焦限時辦結和授信通過率考核,針對審批人重點聚焦審批時效、否決率和管理水平考核,針對信貸中臺重點聚焦合規操作和服務水平考核。完善盡職免責機制。合規部返檢《不良信貸資產責任認定與追究管理辦法》利弊得失,牽頭優化盡職免責實施細則,確保盡職免責制度的制定、實施和責任認定同步到位,真正消除客戶經理以及相關崗位人員的后顧之憂。二是加強研究賦能。研究業務。依托總行“三定”工作,優化“產品經理”崗位設置,按季開展市場、客群、產品、渠道、場景等維度的業務研究,及時了解同業動態,收集新產品需求和產品優化建議,當好“產品體驗官”。賦能支行。結合業務需求,邀請外部機構開展銷售技能、陌生拜訪、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專題培訓,并組織后備客戶經理至小微團隊跟班學習,業績達成后移交支行管理。三是加強過程管控。深化支行“日志+溝通”,支行按周報送工作計劃,條線部門返檢評價,讓支行尊重目標計劃的制定。條線建立“日數據、周排名、月通報、不定期督導”工作推進機制,堅持“抓兩頭、帶中間”,做好先進經驗萃取和后進精準幫扶。
深入推進團隊專業化。一是不斷提升營銷人員占比。繼續優化勞動組合,通過內勤和理財經理轉崗,結合外部社會招聘,全年新補充21名客戶經理,并視情況再組建1-2個小微專營團隊。二是持續健全薪酬管理機制。堅持“以業績論英雄”“保平均不保個人”的薪酬改革導向,繼續推動薪酬政策向一線傾斜,考核資源向量化指標、營銷業績傾斜,匹配與營銷業績、貢獻度相適應的薪酬水平。三是實施精準培訓工程。統籌年度培訓計劃,從精準參培對象和精準授課內容兩方面,將培訓重點轉移到管理、營銷、服務、風控等關鍵業務,以及中層管理人員、客戶經理、新員工等關鍵崗位,提升培訓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啟動數據分析隊伍建設,開展數據分析應用項目,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圖表可視化,培養既懂業務又懂數據的復合型人才梯隊。
深入推進支撐數字化。一是搭建“線上+線下”零售貸款獲客流程。在鐵腳板走訪、線下沙龍、客戶轉介紹、戶外廣告等傳統線下獲客渠道的基礎上,構建“KOS引流+O2O建群+電話營銷+支付場景”的線上獲客渠道,豐富“簡丹e貸”進件渠道,實現“更多的進件”。二是夯實“簡丹驛站”2.0的系統底座。打造“簡丹驛站+服務經理+N”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一方面,建設系統底座,從村級管理、農戶端的運用場景,建立與其他金融機構差異化的“護城河”。另一方面,推動與農業農村局、供銷總社、新華書店、江蘇有線等部門的業務融合,協助政府部門落實“群眾辦事不出村”。三是推動公域、半私域、私域流量變現。堅持線下“打獵”“種莊稼”的同時,積極嘗試“種果樹”。以收單業務為例,日均交易7.7萬筆,意味著我們每天大概跟7.7萬人“握手”,假設達到萬分之一的變現,一個月積累客戶就達到250個。其中,半私域、私域流量運營,實現微信公眾號與企業微信整合營銷,通過微信公眾號與企業微信平臺整合運營,主動識別用戶,實現“千人千面千活動”的精準營銷,并且將公域渠道作為宣傳定位,最終統一沉淀到騰訊生態體系平臺。(陳志遠 戴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