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湖農商銀行:抓實“三精工程” 提升發展質效
更新時間:2024-06-07
今年以來,建湖農商銀行牢牢把握省聯社“三精工程”工作要求,緊緊圍繞“小而美、小而特”核心定位,把精細之心、精準思維、精品意識落實到各項工作的具體行動中,推動發展質效全面“上臺階”,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以精準思維改善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發展
始終緊扣建湖縣委縣政府戰略部署,切實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主動履行鄉村振興主辦行責任,突出加大對重點產業、招商引資、企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支持力度,努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湖新實踐中勇挑大梁,多作貢獻。
一是聚焦服務企業不停步。推出“金字塔”服務模式,將29位榮譽企業家領辦企業、61家專精特新企業、49家A類企業作為塔尖,由班子成員包戶到企、貼身服務;將399家規上企業、95家有產證企業作為塔身,由重點支行負責人帶頭走訪、精準對接;將577家B類企業、236家開票銷售超1000萬元企業、227家開票銷售500萬-1000萬元企業作為塔底,實行掛圖作戰、梯次推進。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組建7個服務小組,精準篩選7類、100戶拜訪企業名單,逐戶摸排需求,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至4月末,企業貸款1067戶、84.56億元,較年初凈增60戶、6.63億元,全縣新招商企業服務覆蓋面達90%,制造業貸款市場份額達70%。
二是聚焦鄉村振興不懈怠。積極助力新時代魚米之鄉建設,做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對接,實地摸排項目融資需求,不斷提高金融供給適配度,已對接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9個,占比100%,其中向高作鎮、鐘莊街道等高標準農田項目發放貸款2.6億元。深入開展“陽光信貸——整村授信”服務行動,對230個行政村、22.37萬農戶進行走訪,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100%、農戶總數的83.7%;授信農戶13.98萬戶、140.15億元,用信2.14萬戶、24.05億元。主動投放農戶普惠信用貸款,重點推廣“富農易貸”,已授信農村居民家庭12.38萬戶、94.08億元,用信1.52萬戶、14.46億元。
三是聚焦外聯外拓不動搖。開展金融助力紅色鎮村發展行動,以5個烈士命名的紅色鎮村為主陣地,推廣“紅色文化+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模式。不斷延伸合作范圍,已與39家行政事業單位、19個商會、1個協會、2家國有銀行、5家國有企業建立服務聯盟關系,省聯社簽約單位落地簽約率達100%。持續深化成果轉化,與縣衛健委合作,啟動“數字化醫共體十張網”建設;與縣新農投合作,建成鄭溝、廖莊2家“四務一體”普惠金融服務點,九龍口大閘蟹水產交易市場系統試運營初見成效。抓實“三長”服務模式,與蘇州建湖商會組織共建活動,100多名商會企業家現場觀摩家鄉的銀行,現場與5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發放貸款600萬元。
二、以精細之心強化管理,提升企業運行質效
堅持目標導向與過程管理相結合,注重把精細管理的思想和要求貫穿于工作中的各個環節,聚焦管理中的核心問題,直擊發展中的痛點難點,緊盯計劃、進度、目標等關鍵要素,做到心里有標、有數、有底,確保手上抓實、抓精、抓細。
一是深化業務賦能轉型。認真總結省聯社專家賦能的成果和不足,組織條線部門充分研討,優化3個重點項目賦能建設方案。深刻領悟“三臺六崗”模式精髓,完善零售信貸模式轉型方案,對信貸流程、產品制度、授信資料、調查內容等進行清單式固化,擇優選聘4個崗位的專業人才。啟動客戶經理營銷賦能行動,明確7家試點單位,由外部公司和條線部門聯合推廣系統化、標準化、模板化“三化”塑形工作方法,形成“日報、周報、周中預警、月度效能分析”的固定督導機制,半個月時間已走訪客戶1768戶、電訪客戶9160戶,新拓貸款655戶、8311萬元,新發貸記卡156張。
二是實施價值提升工程。以省聯社“財務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為契機,以價值創造為主題、以降本增效為主線、以利潤中心為著力點,系統性推進價值轉型,突出人均價值、人均效益、人均貢獻度等現代金融評價關鍵指標,提升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優化金融資產結構,強化資產抵補能力。制定財務精細化提升暨價值轉型實施方案,完善業財融合價值導向體系,不斷提升存款定價、貸款議價能力。至4月末,利息凈收入達2.86億元,同比增長6778萬元,實現金融增加值2.72億元、撥備前利潤2.09億元,增幅分別達32.55%、42.39%。
三是強化源頭數據治理。成立數據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對信貸對公和個人客戶信息、人力資源系統信息、信貸管戶經理和核心機構信息等數據缺失較多的信息板塊進行完善。將省聯社核心業務系統、信貸系統、票據系統等作為生產系統,負責各項業務的辦理。同時,自主建設流程銀行平臺,覆蓋各條線業務管理的登記、審批、備案、后督等工作;建設風險監測系統、管理會計系統、績效考核系統,提供統計分析、預警監督、考核激勵等信息自動化方案;搭建大數據平臺,作為各類系統的數據“總入口”和“總出口”,實現對所有數據的整理入庫、調度跑批、數據交互、預警監控。
三、以精品意識樹立標桿,打造核心競爭優勢
圍繞省聯社“三個銀行”和“十百千”建設要求,聚焦大零售、小微業務等特色化經營方向,堅持做小、做美、做特、做優方向,全力打造特色服務亮點,培育核心競爭優勢。
一是在產品上持續創新。遵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快”的產品研發原則,面向零售信貸和財富類業務,打造鉤子產品、拳頭產品,夯實零售金融產品底座,已形成4個系列56個信貸產品,并明確20個主打產品。圍繞縣內有房產客戶、按揭還款客戶,推出“市民貸”“再易貸”等新產品,不斷提升信貸產品適配度。針對1560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推出“新農信用貸”,已累計發放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656戶、5.66億元,其中向正清米業等“鏈主”企業、順達農機等農業龍頭企業發放貸款25戶、2.88億元。
二是在流程上不斷完善。打造網格化營銷過程管理體系和線上化客群維護體系,推廣普惠展業平臺,組織專職人員赴省聯社、先進兄弟單位學習使用經驗,上線綜合授信模型,完善3類客群模板,取消50萬元以下個人貸款雙流程,解放客戶經理生產力,通過平臺發放貸款4466戶、10.63億元。做實“三用”優化工程,及時向省聯社反饋系統建設需求、跟蹤項目落地進度,提升系統對業務的支撐能力。優化流程銀行功能,收集流程升級需求,完善應用平臺和基礎設施架構,提升流程銀行運行效率,當年已新開發流程功能29項。
三是在服務上更加貼心。實行“3110”服務承諾制,對存量優質客戶提前3個月授信、提前1個月準備用信資料、提前10天用信資料準備完成,擦亮“建效快”服務品牌。圍繞貸款申請“一張紙”,建立授用信操作指引和資料清單、必須調查事項清單“1個指引、2個清單”,確??蛻魪馁J款申請到發放只要“跑一趟”。推動限時辦結制、工作報告制、問題溝通制3項機制有效落地,將大額貸款辦理時間壓縮至兩天,一般貸款當天申請當天放貸。建立包干服務制,明確每周二為固定走訪日,根據網格區域,分層分類上門走訪。(李明玉 嚴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