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沛縣農商銀行:建設特色“四品”運營
更新時間:2023-09-21
今年以來,沛縣農商銀行積極貫徹落實省聯社“四品運營”工作要求,圍繞“3841工程”工作措施,不斷提升運營工作“四大角色”“八項工作”精細化管理程度。
一、悟品性,堅定運營初心使命
1.樹立自信,提升工作精氣神。高度重視運營條線人員的績效激勵和職業規劃,先后通過業務量計價提高、增設柜員月度績效考核、運營主管績效等級劃分等措施實現了運營條線收入增長。結合網點轉型要求,根據網點賬戶管理、反洗錢管理、業務量等因素將網點分為四類,其中6家一類網點運營主管享受副行長待遇,可參與中層正職競聘。拓寬運營主管崗位發展路徑,至2023年6月末,已提拔兩名運營主管至運營管理部擔任高級主管,兩名運營主管轉崗至信貸條線副行長,有效提高運營條線人員的認知與自信。
2.認清本質,錨定提升新目標。建立業務風險點與堵塞點排查機制,聽取“看得見炮彈”的人的意見反饋,明確專人進行匯總收集,及時討論并將回復結果下發。為促進“八項工作”更細更實,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考核體系,行長室圍繞八項重點工作對運營管理部設立KPI考核指標,運營管理部將營業網點、運營主管考核內容細分為八大板塊,按月組織召開條線例會,共享先進經驗、找準短板不足,使用運營簡報方式轉發各支行學習借鑒,促進精細化管理水平提高。
3.集中優勢,融合全條線資源。積極參與省聯社集中作業項目試點工作,明確風險監督中心主管牽頭負責集中作業工作,通過培訓、考核、輔導等措施推動試點工作有效落地。2023年6月份,作業業務通過率為95.95%,授權業務通過率為98.61%,分別高于全省平均1.36、0.67個百分點,集中化的業務處理模式有效實現了為基層減負目標,也提升了工作質量。
二、升品位,彰顯運營獨特內涵
1.理念為根,煥發運營新動能。推動廳堂智能化改造,陸續采購STM機具、現金柜、票據柜,2023年上半年非現業務轉化率為85.76%,存取業務轉化率為35.57%。為全轄網點配備便攜式STM機具,有效解決特殊群體、行動不便人群的服務需求,上半年提供上門服務130余次,得到了客戶的一致認可。結合金融“村官”項目,積極開展常態化的走訪宣傳,嘗試建立現金服務網格化系統,履行需求登記反饋、反假知識宣講等公益責任,將幫助百姓守好“錢袋子”由口號轉為實際行動。
2.文化為魂,推進可持續發展。行黨委制定了“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創一流,五年樹標桿”的戰略目標,并結合經營情況實際建立了“沛澤之道”企業文化理念體系。運營條線人員在感悟企業文化的同時,積極融入運營文化學習,做到方法貫通、效果相同,如“貼心”與“極致服務”“規范”與“主動合規、全面合規”“縝密”與“精細化管理”“精業”與“學習成就未來”間的邏輯對應關系,利用晨會分享經歷的事件、學習的感受,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文化故事選集,引發員工、客戶間的情感共鳴。
3.精神為柱,奮力擔當有作為。充分踐行“擔當作為既要口號喊得響、還要能力跟得上”的定位,克服人員緊張的困難,堅持整合部門崗位資源,不斷加強檢查輔導力量。常態化開展崗位練兵,針對不同崗位設定不同考核內容,堅持每周一學、每月一練,將考核結果運用于等級劃分、績效計算、崗位晉升中。通過科技力量搭建運營平臺,至6月末,已將98個交易碼細分成222個交易場景、發布10條風險提示、制作6項操作手冊、公開40項檢查記錄便于基層員工使用。通過能力的提升實現“為業務負載”“為客戶擔當”。
三、提品質,錘煉運營專業隊伍
1.實效引領,創新工作機制。參照省聯社“四組四分子”工作架構對原有課題組架構進行調整,設立了課題組負責人、核心成員、關鍵成員、反饋成員四個層級,明確以操作手冊編寫、業務專家答疑等為方向,不斷提供可供全條線使用的工作成果,2023年4月份至6月份完成了第一期課題制作、反饋、定稿,順利保障操作手冊目標實現,7月上旬根據受眾評價結果完成了課題組組長、成員的考核加分兌現。
2.溫度傳遞,浸潤群眾心靈。不斷改善網點硬環境,統一設施標準,優化工作流程,先后建立4家“江蘇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適老網點”,打造全縣首家書香特色銀行,免費對群眾開放,舉辦親子活動、讀書分享會、誦讀會等互動活動80余場,強化網點功能分區,增強崗位間站位補位意識,有效提高業務效率,不斷以貼心、暖心的服務向廣大群眾傳遞農商溫度。
四、樹品牌,打造行業精品典范
明晰“以堅守風險防控底線、統籌服務質量提升、實現隊伍建設目標為核心指導,踐行為業務負載、為客戶擔當的運營精神,堅持做好八大條線精細化提升”的工作思路,確定“抓緊抓牢檢輔與風控兩條舉措、抓實抓細服務與效率兩項工程、抓好抓嚴履職與賦能兩種方法”三條路徑,全力保障運營工作再上新臺階。2023年初結合自身當前管理現狀制定精細化提升工作目標51項,至6月末20項時點工作目標已完成18項。(邵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