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豐農商銀行:積極打造全面風險管理機制
更新時間:2016-11-28 作者: 佚名
為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提升全行經營管理水平,近年來,民豐農商銀行按照“梳理--規劃--建設--提高”的路徑,分類制定風險管理機制建設的中長期戰略規劃,逐步完善全年風險管理機制。
健全風險管理架構。近年來,該行深入推進產權改革,通過明晰產權關系,明確所有者、決策者、經營者的責權利,持續優化股權結構,完善法人治理架構。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形成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班子相互監督、相互制衡的機制。設立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作為風險管理戰略、決策的最高審議機構,確保全行風險管理戰略、偏好的統一和風險管理的獨立性。設立風險管理部,負責全行風險的集中管理,制定風險管理指引及組織實施,共同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和利益相關者價值的提高。
建立風險反饋機制。在對各類具體的風險管理過程中,該行采取從基層單位至業務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到風險管理委員會,最終到達高級管理層的三級內控管理模式。在各業務部門和支行配備兼職合規風險員,負責條線和基層一線相關風險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傳遞,并識別和降低潛在風險因素;組織風險管理部抓好日常風險管理,對風險狀況進行預判,提出采取風險控制措施。
優化業務流程體系。根據省聯社審貸分離的指導意見,該行對信貸全流程進行梳理整合,全面推進“三臺分離”信貸作業模式,組建授信經理隊伍,設立審批官和專職審批人,形成了前中后臺既有效分離又相互制衡的工作機制。按照管理下沉的理念,對全轄所有網點進行分片管理,通過全面推進區域管理部改革,進一步加強了對各網點的風險管理。整體上,通過科學的流程再造前移風險管理關口,使風險管理更加集約化、規范化和流程化。
完善規章制度體系。該行高度重視各類規章制度的“寫”、“改”、“廢”、“評”、“釋”工作,不斷建立健全覆蓋全業務流程的規章制度體系。“寫”,即將各項規章制度的內容具體化、制度化,明載于手冊,明示于員工,特別注重抓好防控業務新隱患、犯罪新動向的制度設計,杜絕管理“斷層”和風控“盲區”。“改”,即按照“主動合規”原則,關注“規矩”變化,保持管理的連續性和風險的可控性。“廢”,即對已不適應當前業務發展情況的制度及時廢止,避免制度“打架”或者執行錯誤。“評”,即定期不定期開展規章制度、業務流程的適用性、可操作性、完整性風險評估。“釋”,即建立制度解讀釋義機制,在各條線部門出臺相關制度辦法后,督促相關部門通過編制讀本、宣講幻燈片、問題研討反饋等方式,全面準確地解答有關條款的理解及適用問題。
(謝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