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化農商銀行:“四個防范”促進數據應用和數據安全“兩手抓、兩手硬”
更新時間:2021-11-24
興化農商銀行始終堅持數據應用和數據安全“兩手抓、兩手硬”,強化數據治理,破解數據安全之困。
完善機制,防范流程管理漏洞。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江蘇省聯社信息安全管理辦法》要求,該行修訂了《江蘇興化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安全管理辦法》,對數據安全的管理范疇和人員職責進行定義。同時,將數據安全治理納入到戰略管理,建立業務連續性管理委員會、科技管理委員會,明確科技部門牽頭負責、各級機構配合執行的數據安全管理組織架構,并明確各級機構的工作職責,形成權責明確、高效有序、路徑清晰的數據安全管理機制。
縱橫防御,防范網絡惡意攻擊。興化農商銀行以網絡及數據安全為核心,樹立“零信任”理念,從“口令管理、終端防護、平臺防護、互聯網安全防護”等入手,安全管理關口前移,強化新型漏掃工具、日志審計、數據庫審計系統、數據脫敏系統等更新建設工作,推進內外網安全防護平臺維護更新,引入外部科技信息安全評估機制,縱橫防御,構建與現有業務環境相匹配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和運行平臺,為經營業務持續、穩定、安全發展保駕護航。
過程管控,防范數據傳輸風險。目前,該行擁有各類客戶146.87萬戶,年業務交易達460多萬筆,面對這樣龐大的數據體系,謹防客戶信息數據被破壞、篡改和泄露是一項重要工作。該行建立了完整的敏感數據脫敏策略來應對數據流轉過程中的泄露風險,始終把保護客戶隱私和信息安全放在第一位。例如,在企業微信中提供給營銷人員的客戶信息,對于較為敏感的證件號碼和手機號碼,均進行脫敏處理。同時,建立數據使用規范,所有數據需求必須從辦公系統OA進行流程申請,數據庫管理人員從OA中為申請人員供數,由科技部負責人對數據規范性進行審查。針對前期接口文檔管理混亂、接口描述不清、后期測試效率低下、出現問題無法追蹤的現狀,該行自建接口管理平臺,對接口進行統一管理,只需提供一個統一接口,即可被多個客戶端重復使用,分工、協助、使用更加精細規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防范傳輸風險。
源頭治理,防范數據應用偏差。該行在全行范圍內推進數據治理目標,規范核心系統、財務系統、信貸風險管理系統、資金業務系統、票據系統、國結系統等基礎數據源的錄入,強化考核機制,倒逼提升數據質量,保證數據源頭的正確性。例如,2020年信貸業務數據治理過程中,從貸前調查、用信審查、數據質量等八個環節對信貸業務數據采集的準確性進行專項核查,并進行常態化管理,共計處罰475人次、7.52萬元,經過半年多的強化監督考核,數據問題差錯率從7.7%下降到0.6%。開展歷史留存問題數據清理。如開展對公客戶數據清理工作,共梳理出包括統一社會信用代碼錯誤、財務人員名稱為空、注冊地址錯誤等20余種錯誤,由風險管理部牽頭設立專人,專崗負責對接、匯總、分析和派單;梳理出職業類型為“不便分類其他從業人員”、證件有效期“未滿46周歲為長期有效”、證件類型“超過16周歲仍為戶口薄”等賬戶不規范模型,篩出客戶名單,由運營管理部將問題數據分批次下發開戶支行進行逐一清理。引進外部先進治理系統,運用省聯社自行開發的EAST直報系統與外包公司開發的數據治理系統,借鑒外部先進技術對本行源數據進行治理,共設計1400余條校驗規則。根據校驗出的錯誤有針對地進行數據整改,逐步夯實數據基礎,為后期深入挖掘數據資產價值,實現業務數據化、數據信息化到信息價值化的“三步走”戰略打下夯實的基礎。
(倪曉榮 嵇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