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句容農商銀行:多措并舉助力支農支小
更新時間:2025-04-11
今年以來,句容農商銀行堅持支農支小、做小做散市場定位,秉持“跳出小三農、著眼大三農”的服務理念,以打通客戶“痛點、堵點”為核心,深耕“本土”市場,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拓寬“三農”服務內涵。截至1月末,該行累計投放各項貸款310.38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207.42億元,已為16.21萬農戶建檔。
聚力渠道創新,疏通金融服務“堵點”
一是搭建數字鄉村服務平臺。積極對接政府及金融信息平臺,整合數據資源,與市民政、醫保、人社等部門合作,構建以基層治理綜合信息平臺為核心的金融服務平臺,實現轄內“全客群”資源數字化和管理系統化。圍繞鄉村旅游、民宿、農家樂、鄉村養老等新領域,創新推出“福地天頤貸”“蘇農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強化農戶粘性,有力推動鄉村消費升級。
二是打造“特色聯盟”生態圈。該行以政銀合作融入街區發展,以“商戶聯盟”為載體不斷拓展“商圈經濟”。自2022年以來,根據各商圈特色,先后成立“紅色商戶聯盟”“建材商戶聯盟”“睦鄰數幣商戶聯盟”“惠鄰商戶聯盟”和“積分商戶聯盟”,為商圈個體工商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政策扶持和資金幫助。截至1月末,累計入駐商戶322戶,登錄人數446人。公司貸款授信3650萬元、用信3300萬元,個人貸款授信6255萬元、用信4352萬元。
深化走訪機制,延伸金融服務觸角
一是深化精細化走訪。推行“駐村金融助理”金融服務下沉機制,在153個行政村派駐“金融駐村助理”85名,構建“客戶經理+駐村助理+網格員+村干部”的協同體系,實現農戶建檔100%全覆蓋。在36個網點配備150余名客戶經理,根據展業平臺定制化名單進行走訪,在同一區域營銷至少3次以上,部分采用不同客戶經理交叉走訪的形式,通過“笨方法”提升客戶黏性,通過“新人拜訪”提高獲客、活客效能。嚴格執行廉潔服務承諾制,遵循“不喝客戶一杯水、不抽客戶一支煙、不吃客戶一口飯”的服務標準,不與任何中介合作,提供直接透明的金融服務。自開門紅活動以來,累計走訪客戶30000余人。
二是深化專項走訪。組織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專項走訪活動,將轄區網點按片區劃分,制定“2.5天”走訪機制,由領導班子帶頭深入企業調研,找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點和癥結,確立小微企業金融優先發展戰略。現場宣講該行金融支持政策,傾聽農戶金融需求,形成金融需求清單臺賬,及時跟進落實、反饋,全面滿足農戶生產需求。推出“小微貸”“微企易貸”“無還本續貸”等金融產品,打造專營服務模式,打通“梗阻”,切實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截至1月末,該行通過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已走訪小微企業10186戶,授信335戶,累計放款38.02億元。
聚焦特色經營,提升普惠金融質效
一是提升服務質量。除了“走出去”做好下沉服務,對于“迎進門”的客戶在網點服務方面狠下功夫。該行對營業場所進行科學分區,以客戶體驗為中心,主題服務為導向,設立“快速區”“中速區”“慢速區”。同時加強大堂經理、大堂副理和理財經理三支隊伍的培養,結合大數據分析,開展“贏在廳堂”活動,強化廳堂獲客能力,塑造“貼心、舒心、放心”銀行形象。
二是打造特色產品。積極打造“紅色銀行”“社保銀行”“數幣銀行”,創新探索“商戶聯盟”新模式,以‘紅色銀行’為例,該支行利用茅山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優勢,對茅山支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運營模式升級,整合紅色廳堂、紅色產品、紅色服務、紅色教育、紅色文化、紅色陣地,著力打造‘六紅金融’新型普惠金融服務模式。深入挖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融資需求,通過“整鏈授信”模式創新開發“苗木貸”“果品貸”“茶葉貸”及“草坪貸”等產業鏈專屬產品,著力推進產品和服務模式迭代創新,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農商力量。(童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