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搶戲讓比賽失去懸念,但曼聯也抓住了畢爾巴鄂競技的冒進
為了這場半決賽,曼聯這段時間相當糾結。
絕殺里昂的過程和結果,讓阿莫林深知這支曼聯的上限幾何,他早早就打好了要為半決賽讓路的預防針,但他也深知,外界不可能真的接受曼聯完全放棄英超聯賽。
所以在這個星期,曼聯實際上并沒有為這場比賽做好充足的準備,周末的比賽僅僅讓部分老將得到了一些休息時間,加上達洛特的新近受傷,以這樣的情況面對巴爾韋德的畢爾巴鄂競技,曼聯的壓力無疑是更大的一方。
然而,比賽的過程和結果,往往是難以預測的。
本場比賽,曼聯只能繼續擺出自己手上現有的主力球員,以此來組成首發,但為了畢爾巴鄂競技,阿莫林還是盡力適配出了一些變化。
考慮到如今的巴爾韋德在前場和進攻端傾向于擺出更多的前鋒元素,所以阿莫林在三后衛體系內,直接擺出了三個中衛,馬奎爾、林德勒夫和約羅同時出場,嘗試著以此來頂住對手的進攻,而且將約羅擺在了逆足一側,遠離帶球能力更好的尼科,這一點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而在畢爾巴鄂競技這邊,巴爾韋德就顯得相當激進了,在桑切特因傷缺席的情況下,他依然在中鋒和尼科之外,派上了大威廉斯,前腰位置則擺上了貝倫格爾。
很顯然,主場作戰的畢爾巴鄂競技想要在首回合打出更多優勢。
開場之后,畢爾巴鄂競技的思路確實非常清晰,在向前環節投入的精力也非常多,在前場形成連續的搶斷和就地進攻:
而且在強度很高的大背景下,巴爾韋德的戰術要點也顯現出來了,作為中鋒的桑納迪頻頻拉邊,為球隊帶來很多流動性和變化:
于是在開局階段,畢爾巴鄂競技就已經開始打出威脅。
比賽第7分鐘,曼聯后場傳導被畢爾巴鄂競技截斷,貝倫格爾在三前鋒的掩護下外圍施射:
比賽第11分鐘,畢爾巴鄂競技再次搶斷,中鋒拉邊,前腰在45度角起球,右邊鋒大威廉斯來到門前爭頂:
這一次進攻,其實是打出了巴爾韋德想要的內容。
從思路上來說,你可以將這一球中的大威廉斯看作桑切特,所以,這一場的畢爾巴鄂競技,等同于中鋒、尼科之外,另一位可以提供前鋒元素的球員從桑切特的前腰或中路位置,改到了大威廉斯的右邊路位置。
桑切特在場,那就是中路后上的套路,大威廉斯今天代替這一職責,線路則改為從右路到門前的橫向沖擊。
而捕捉到的,其實就是約羅的防守意識的問題。
這場比賽,約羅遠離尼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在逆足方向防守大威廉斯帶球,約羅做得還算可以,跟得上對手,這是他的特點:
但在無球環節,約羅的意識,尤其是到了這個強度的比賽,就會出現清晰的不足。
比賽第18分鐘,畢爾巴鄂競技中場搶斷,快速打到曼聯的左路身后,這一球當中,多爾古沒有辦法,作為翼衛,攻轉守之際他只能把防守職責轉交出去,但約羅過于縮,不僅沒有及時外擴防區,甚至都到了小禁區高度,都還沒有拉出去防守的意識:
本場比賽,他在逆足一側的進攻幫助也不大,時而還會出現這樣的瑕疵:
疊加身前的烏加特被對手頻頻搶斷,曼聯在上半場前半段其實風聲鶴唳:
但在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曼聯還是盡力在向前輸出壓力。
首先,還是赫伊倫積極拉邊,為傳球隊友制造線路:
而且曼聯在開場階段,也曾搶斷對手,在越位情況下打進一球:
其次,就是曼聯的戰術思路沒有出錯,本場比賽,進攻方向還是兩翼,盡量捕捉畢爾巴鄂競技寬度不足的問題:
所以,在今天沒有達洛特的情況下,曼聯只能依靠赫伊倫、加納喬和多爾古來沖擊對手。
第23分鐘,加納喬在前場制造犯規:
第29分鐘,多爾古在單兵推進中,制造德馬科斯的犯規:
就在這次定位球的二次進攻中,曼聯先進一球:
從這一球里看得出來,馬奎爾的信心已經徹底改變,大打小不僅沒有出現腳步上的慌亂,最后還能晃開對手,送出高質量的傳中球,不得了:
還是我們之前提到的,阿莫林的三后衛體系拯救了馬奎爾的風評,讓他終于能在相對合適的環境里發揮自身的特點,盡管他其實不適合居中,但現在的身體也打不了邊中衛,然而無論怎么說,都比高位作戰的四后衛體系要更適合他。
在客場先進一球,對于曼聯來說顯然是個很好的消息。
曼聯的計劃可能是打算先縮一陣,但就在開球之后,烏加特上前搶斷,又讓曼聯獲得了一次從邊到中,各個角度沖擊對手的一次機會:
就在這次進攻中,維維安在禁區內對赫伊倫犯規,被裁判處以點球+紅牌的極刑,很顯然,裁判認為他破壞了曼聯一次明顯的得分機會:
嚴格來說,這一球的判罰確實相當嚴格,點球不必說,但可以不出牌。
所以,畢爾巴鄂競技將帥的憤怒完全可以得到理解,不過從畢爾巴鄂競技的角度來說,這也指向了我們賽前就提到的一點,畢爾巴鄂競技中衛能力一般,看起來風格很兇悍,但破壞存在明顯的上限和天花板。
加上巴爾韋德目前的戰術思路不及前幾年穩健,因為人員特點而需要選擇以攻代守,導致球隊難免出現攻守失衡的問題,讓維維安被迫做出超規動作,也是戰術選擇上必須要承受的代價。
而且,曼聯球迷其實對這樣的判罰感同身受。
從VAR這件事被擺上桌面,然后看似順理成章的誕生,由此導致高清攝像頭拍攝出來的慢動作重復回放,這一切都在指向著裁判的吹罰風格只會越來越嚴。
這個大趨勢,早已深刻改變了現代足球的樣子,以防守為核心的戰術紛紛落馬,從穆里尼奧到意大利國家隊,無數的例子都可以佐證這一過程,這也就是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沒有多少后衛經得起幾十臺高清攝像機的審查,現代足球只能向前。
甚至都不必和前幾年相比,僅僅這個賽季,曼聯就因為類似的爭議判罰而在對陣西漢姆聯的比賽輸球,德里赫特小腿一抖便是送點,然后滕哈赫隨之下課,曼聯又該上哪說理呢?
所以,單論這場比賽,曼聯自然是獲益的一方,但拉長時間軸,曼聯只是在某種意義上獲得了“賠償”。
哨子越來越嚴,但事情還是一樣,既然是人在吹哨,那你不會得到絕對的公平,只能在動態平衡中時而吃虧,時而獲益。
于是,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將點球罰中:
曼聯由此獲得了比分和人數上的雙重優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畢爾巴鄂競技顯然應該首先尋求不繼續丟球,在這個基礎上再嘗試著做點什么事情,繼而在人數上可以重回均勢的次回合再度發力。
然而在后續的調整中,巴爾韋德補齊后衛線的過程中,居然換下了貝倫格爾,繼續保留三前鋒的配置,整支球隊進而出現了423的站位:
實際上,更為穩健的思路顯然是換下桑納迪或大威廉斯其中一人,保留貝倫格爾這位還有一些中場元素的球員,所以如果只是單純的戰術考量,那巴爾韋德的戰術確實和前幾年有了明顯的退步。
于是,曼聯在人數優勢下,不僅繼續著自己從兩翼發起的沖擊:
而且在第45分鐘,曼聯直接從中路鑿進去,打到了畢爾巴鄂競技在能力上最為薄弱的一塊區域,從而打進了第三球:
甚至在上半場結束前,距離打進第四球也只差了一點點:
所以,這場比賽的懸念在上半場結束時,就已經消失了。
主場三球落后,還要繼續面臨45分鐘的少打一人的局面,畢爾巴鄂競技在下半場的處境可想而知,而曼聯自然也不需要冒進,保留這個比分,留待主場殺死比賽,就是比較穩健的選擇了。
所以下半場的比賽波瀾不驚,曼聯做調整,進行輪換,在這個基礎上捕捉第四球的機會:
沒有抓住機會,但3-0已經足夠了。
這樣一場本該很焦灼、激烈的比賽,很快就失去了這一場,甚至下一場的懸念,確實是一件很掃興的事情。
然而判罰尺度只會越來越嚴的滾滾大潮面前,你只能嘗試著適應,今天曼聯獲益,明天就有可能再次吃虧,就像曼聯在此前已經因此吃虧了,是一樣的。
而從戰術角度,巴爾韋德已經開始試著接受了,這體現在他的畢爾巴鄂競技比此前更為強調跑動,甚至也更為注重向前的投入。
今天從首發到調整,一直保留的三前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可惜的是,桑切特不在,畢爾巴鄂競技就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三前鋒,而當你無法因此率先進球的時候,自然有可能也因此出現危險,所以今天沒有把握住戰機的是畢爾巴鄂競技,而不是曼聯。
現在,晉級機會已經擺在了曼聯的桌上,就看他們次回合的表現了。
上一篇:進入2025年以來鄧弗里斯為國米打進6球隊內第二多,僅次于勞塔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