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運動員年薪降到500萬后,前國腳:快別降了!這讓球員太廉價
2019年,足協出臺相關政策,要求日后國內球員的薪資不超過稅前1000萬。
但如果入選國家隊,可以上浮20%。
2020年,足協再次調整,國內超一線球員年薪不得超過稅前500萬。
即便是國腳,也沒有特殊待遇。
雖然年薪驟降了一半,但500萬依舊是普通人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
然而不知道在心里憋了多久,近日一位前國腳忍不住大膽發言。
“真的別降了,不能太低??!”
“讓球員拿點高薪,我認為是對的?!?/strong>
別人不敢說就他敢說,他不讓降薪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中國球員苦哈哈?
“運動員流的血受得累,你們鍵盤俠懂嗎?”
前國腳徐亮一直都是“仗義執言”,李鐵被抓時,他沒有落井下石,一口一個“鐵子哥”。
而如今,他又頂著巨大壓力,為被降薪的足球隊員發聲。
在徐亮的描述中,足球運動員非常不容易。
不僅訓練辛苦,還很少有時間能陪伴家人。
要是受傷嚴重,那可是一輩子的事。
他的第二點理由是,足球運動員吃得是青春飯。
球員職業生涯短,30多歲退役后“下半輩子咋整?”
“總得讓他們在役時多賺點,才能保障后半生的生活?!?/p>
最后徐亮更是情緒激動地,列出薪資對比。
“現在中超球員薪水已經是日韓的三分之一了,還降什么?”
他稱再降下去,足球運動員就沒什么吸引力了,家長更不愿意送孩子踢球。
沒有小孩愿意踢足球,那中國足球豈不是要斷代了?
不過徐亮列出的“高薪理由”,簡直就是漏洞百出,很快就被網友“以禮服人”了。
數據打臉
徐亮的“三分之一薪資論”看似嚇人,但實際上是偷換概念的產物。
今年年初,韓國K1和日本J1聯賽,都公布了2024年的球員薪資情況。
韓國K聯賽門將趙賢祐薪資最高,為740萬。
日本J聯賽薪資最高的是神戶勝利船的大迫勇也,足有1750萬之多。
他們的薪資,均遠超中超本土球員500萬的稅前上限。
但注意看,這可是日韓頂級球員的薪資。
事實上除了幾位頂級球員和外援,日韓本土的國腳年薪都不高。
中超主力球員年薪普遍回落到百萬區間,而日韓大部分本土球員年薪也在200萬以下,部分甚至更低。
徐亮用日韓頂級球員的年薪和中超普通球員比,這不是偷換概念嗎?
隔這田忌賽馬呢?
再說徐亮的“球員辛苦”,試問哪個行業不辛苦呢?
農民累不累,工資多少?駐守邊疆的士兵苦不苦,他們年薪多少?
真要“賣慘”,根本輪不到足球運動員。
日韓球員能去歐洲掙大錢,咱球員連東南亞聯賽都混不上。
說到底菜是原罪,水平沒人家的三分之一,薪水倒是想對標。
至于徐亮“足球是青春飯”,要讓球員賺夠錢的言論,更是站不住腳。
有水平的,即便是退役了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實在不行,還可以像徐亮一樣做自媒體,直播帶貨,講講足球那些事。
普通人都會面臨失業危機,足球咋就那么特殊,非得在打球時把后半輩子的錢都掙到?
不過徐亮不讓降薪,有一個理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職業足球投入大、淘汰率高,薪資若跌破生存線,青訓更會無人問津。
沒有小孩踢足球,確實不利于未來足球的長遠發展。
可如今的薪資有沒有跌破生存底線,卻是有待商榷。
金元時代球員豪車豪宅曬不停,“高薪低能”可不像是過得辛苦的樣子。
相信大部分球迷都認可降薪的決定,甚至認為這是個好機會。
“現在踢球的都是圖錢,降薪篩掉混子,真愛足球的才留得住?!?/p>
當初范志毅他們那一代打球時,沒有那么高的薪資,照樣打出成績。
徐亮一番不讓降薪的言論,自然也是被嘲了。
“別說500萬,降到5000元都有人去踢?!?/p>
“反正踢不進去,我可以不要錢免費踢?!?/p>
“拿著高薪,換來了一場又一場的憤怒。”
其實大家不是不能接受高薪,而是無法接受拿錢不干事。
球迷要的是成績配得上薪水,而徐亮強調的是“苦勞值高價”。
如果500萬的年薪都算低,那是不是有點“何不食肉糜”呢?
徐亮替同行叫屈可以理解,但國足成績常年擺爛,這讓網友真的很難共情。
降薪到底是打擊泡沫,還是逼退人才,我不知道。
但從降薪前后的成績來看,似乎沒什么差別,大家覺得呢?
上一篇:米盧:國足球員要相信自己,他們有能力沖擊世界杯附加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