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信貸“魔方”轉動綠色經濟—— 高郵農商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哲學透視
更新時間:2013-02-01 作者: admin
(此文刊登于
像時下的季節一樣,曾經如火如荼的光伏產業正面臨“深冬”。作為蘇中地區光伏產業重要生產基地的高郵市,不僅企業生產經營受到重大沖擊,銀行信貸資金也面臨較大風險。而堅持審慎經營理念的高郵農商行未發放一筆光伏企業貸款,避免了信貸損失。“我們不是為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而是把節約的信貸資金投向綠色經濟,真正用信貸的力量撬動地方產業升級。”高郵農商行董事長詹毅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有所為有所不為,規避信貸風險
自2003年首家光伏產業落戶高郵,由于可觀的經濟利潤,當地不少企業家都想在這塊蛋糕中分點羹,紛紛到農商行要求貸款。作為當地主要金融機構之一的高郵農商行,不但在這一項目上不貸一分錢,還主動幫助企業家分析光伏產業的形勢。既使一些中小企業避免了投資虧本的局面,也使該行避免了2億多元的貸款風險。
高郵農商行長期堅持不了解、信息不對稱的行業不投放,堅持門檻條件低、一哄而上的產業不投放,堅持具有投機、獲取暴利的企業不投放,堅守審慎、獨立原則,不頭腦發熱,不為外界誘惑,不盲目跟風。妥善處理發展速度與資產質量的關系,堅持穩中求進、好中求優,避免盲目求快、一味求大,銀行整體得到了可持續、健康、協調發展。
特別是針對今年經濟下行的金融形勢,該行切實將信貸風險防范作為最基礎工作來抓,至10月末,五級分類不良貸款余額0.98億元,比年初上升0.07億元,不良貸款占比1.8%,比年初下降0.14%,遏制了不良貸款反彈勢頭。光伏、鋼貿、船舶等重點行業風險沒有涉入,房地產貸款余額2.24億元、占比4.1%,建筑業貸款余額4.8億元、占比8.85%,紡織服裝貸款余額1.26億元、占比2.3%,實現了有序增長,避免了經營大起大落。
有保有壓,優化信貸結構
近年來,高郵農商行遵循國家產業導向,堅持有保有壓策略,不斷調整信貸結構,對存量的耗能較高、污染較重、產能比較剩余的產業貸款大力壓降。一是根據環保部門關于涉鉛產業不達標停產的要求,該行及時對存量涉鉛及小高爐生產企業貸款進行逐家逐筆排查、統計、梳理,按照輕重緩急、區別對待的原則,拿出具體清降處置措施。因環保不過關的堅決全額收回,對生產達標且較大規模的實施逐步壓降,并積極鼓勵部分小微企業實施改產,全年已壓降貸款近千萬元。二是落實服裝行業防范措施,服裝作為高郵重要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但一直缺少自主品牌,基本屬于代加工生產,服裝業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甚至有企業老板“跑路”現象。作為信貸支持的一個重要行業,該行及時采取收縮措施,服裝業必須優先采取抵押貸款形式發放,對沒有自主品牌的要逐步壓降,同時將該產業作為控制行業,不得新增授信,服裝貸款也由最高峰的2.5億元降至目前的1.2億元左右。三是對化工企業采取措施大力壓降,目前,存量余額已不足4000萬元,有效降低了潛在風險,信貸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皦菏菫榱吮?,要保必須壓,有保有壓,彈的是一曲淘汰落后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變奏曲?!备哙]農商行行長胡紹來表示,作為地方金融機構,該行始終將服務和支持小微企業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截至11月末,全行各項貸款余額53.4億元,比年初增加6.43億元,增幅13.69%,其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5億元,比年初增加2.6億元,增幅17.4%,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幅3.71個百分點。
集聚資金,給力綠色經濟
站在剛剛收割完的公司優質大米種植基地旁,江蘇雙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衛東的興奮難以掩飾:公司兩大基地有13000多畝,今年平均畝產達1200斤,而且生產出的大米比普通米高出10%。沒有高郵農商行的信貸支持,就沒有企業的綠色發展之路。
徐衛東原來是糧食經紀人,自1999年創辦雙兔食品開始,在高郵農商行信貸資金的有力支持下,企業越做越強,現在已發展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擁有3個國家專利,商標200多個?!敖衲?span lang="EN-US">9月,公司還牽頭成立了‘江蘇稻米科技創業創新聯盟’,沒有科技就無法超越啊!”
讓傳統農業加工企業插上科技翅膀,是高郵農商行給力科技綠色信貸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行圍繞綠色信貸的投放思路,不斷調整信貸結構,在大力壓降高耗能、高污染產業貸款的同時,大力支持低碳經濟、循環經濟,通過“兩手抓”,綠色經濟已在高郵大地上生根發芽,社會效應正日益顯現。
高郵市林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了開發農林資源轉化為新能源,公司投資1.51億元,分別建設20萬噸秸稈成型固體燃料、年發電量3500萬度的4兆瓦生物質氣化發電廠、年產
“對于支持綠色經濟,高郵農商行從來不遺余力,我們就是要用信貸杠桿把高郵的產業引向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發展目標,以生態農業、循環工業和持續服務產業為基本內容的經濟結構、增長方式和社會形態的綠色經濟領域?!焙B來表示。
執掌江蘇奧普萊醫療用品有限公司的80后林琳,研究生畢業后懷抱著回報桑梓的激情回鄉創業,高郵農商行在公司創辦之初便注入信貸資金300萬元,到今年貸款余額已達1100萬元。在信貸資金的大力扶持下,公司先后開發出紅外測溫、頸腰椎治療、美容祛痘等五大系列17個品種的產品,目前已獲得11項專利授權?!皼]有農商行的支持,我的科研成果或許還躺在實驗室里,信貸和科技給我們企業的發展宛如插上騰飛的雙翅,我們有信心飛得更高更遠?!?span lang="EN-US">
江蘇經濟報記者 陳 閣
通訊員 黃憶寒 張 斌 馮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