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城農商銀行:推進數字化轉型 積極探索信貸新模式
更新時間:2023-06-29
近年來,鹽城農商銀行順應數字經濟發展大勢,主動謀劃數字化轉型,發展數字金融,實現便捷、高效、低本的金融服務,打造以數字為核心的普惠金融信貸新模式。
加強信貸數據治理,整合數字化信息源頭。一是治理內部數據。明確系統錄入要素規則,提高手工錄入導致系統源數據的準確性,以信貸系統為切入點,找到系統缺乏數據校驗的功能點,通過完善系統功能,抓住數據治理這個“牛鼻子”,提高系統數據完整性。二是整合外部數據?!按髷祿焙汀靶祿奔娴茫鶕颜系恼餍?、工商、公積金、稅務、匯法網、融安E信等多個渠道的外部數據及法人的名單庫,集中力量搭建大數據倉庫,根據業務規則,形成客戶級與產品級系列外部數據標簽。三是與第三方合作。積極與政府、互聯網公司等合作,獲取外部數據,整合優質社會資源,多維度打通數據壁壘與數據隔閡,建立客戶事實特征與行為特征的關聯關系,豐富客戶數據,提高客戶360全域信息視圖的精確度。
搭建信貸數據中臺,開啟數字化轉型通道。一是構建數據體系。以ODS數據倉庫及大數據平臺為基礎,打破數據孤島,匯聚數據價值,形成信貸特色主題數據集市,從信貸營銷、信貸管理角度發出,構建以信貸客戶產品、風險、管理等維度體系架構,建立健全科學、有效、適用的分層分類決策指標體系。二是生命周期管理。以建設信貸業務數據中臺為著力點,全流程管理數據體系架構數據,對信貸數據的產生、運用、銷毀等生存運用鏈進行高效、規范、安全的管理,通過動態圖表和儀表盤,形成駕駛艙視圖,直觀展示信貸數據管理情況,提高精細化管理能力。三是運用定制平臺。使用定制功能,使用模塊化、參數化“產品工廠”自定義數據填報表單,發起任務流程,發布客戶經理走訪任務,快捷采集全轄客戶信息,建立線上線下協同的“數據+走訪”模式,打造普惠金融產品的敏捷開發流程。
建設信貸模型體系,聚焦數字化應用場景。一是信貸線上化。全面實現足不出戶皆可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E路有我、微信小程序完成自助辦理30萬以內信用貸款、小額零售貸款實現在線申請、發放、無紙化辦結。二是建立目標客群。通過信貸數據中臺,定制化一系列模型規則及AI算法模型訓練,分層分類篩選信貸目標客戶群體,根據不同群體實現所有零售產品定制化、普惠化場景。三是輸出API接口。根據信貸業務發展前景,自定義篩選規則,生成目標客戶群體,向外圍系統、法人提供價值數據,便于下游系統及時發起營銷任務,法人可根據不同精準客戶開展專項營銷。
整合信貸數據知識,建立數據化知識圖譜。一是整合信貸案例。按法人整合信貸營銷、信貸管理、信貸風控等數據化轉型案例,沉淀信貸業務知識,在法人間共享信貸優秀案例,形成“對標促提升”的良好機制,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二是精準數字化解讀。動態解析客戶基本信息、授信合同、借據合同,按照制定的解析規則,通過文字向數字化轉變,對統一客戶資料進行智能識別,并將識別結果歸檔存放。三是形成信貸知識圖譜。生成貸款客戶畫像圖譜,以客戶基礎信息屬性、電話、工作單位 、地址等為媒介向外延伸拓展。生成信貸客戶關系圖譜,有效挖掘潛在客戶。生成關聯方圖譜,根據對公客戶的股東、法人、實際控制人等相關信息形成向下鉆取三層的關聯關系,多方位豐富客戶風險數據信息。
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推動數字化普惠金融。一是共建數據模式。通過建立客戶基礎標簽、客戶衍生標簽、產品維度標簽等,加強標簽的組合與運算,呈現數據應用的新模式;在信貸創新方面,根據不同的地理區域、經濟發展程度、政企合作深度,實現數據資源共建共享,打造“金融+政府+企業”的數據合作新模式。二是提供風控支持。在風險管理中,將風險管控與數字化指標緊密結合,提升風險監測的有效性、前瞻性、智能性。三是打造開發銀行。搭建數據化開發生態,實現銀行內部各業務部門的開發整合,向客戶輸出整體金融服務能力,主動對接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各類非金融服務提供商,進一步實現系統的連接和數據互聯互通,將金融服務植入到各種信貸場景中,融入各類數字經濟,打造普惠金融生態圈。(韓晶晶 劉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