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農商銀行:“書香審計” 打造學習型團隊
更新時間:2024-03-11
為進一步做深做實研究型審計,全面提升政治素養、業務能力,切實轉變作風、增進動力,2024年全面啟動“書香審計”計劃,打造學習型團隊。南通農商銀行將堅持內審高質量發展“一條主線”,堅決做好發現問題和問題整改“兩篇文章”,推動理念開放化、隊伍專業化、成果具象化“三化并進”,夯實審計立項、審計模型、審計方案、問題整改“四立支撐”。
“一條主線”
堅持內審高質量發展主線。強化風險管理能力,以內部審計的高質量發展為全行的經營發展保駕護航。一是如臂使指,堅定政治站位,認真貫徹落實總行黨委、董事會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行中心工作,明確審計方向,將立項研究作為推動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抓手。二是如影隨形,堅持問題導向,緊扣“三大使命任務”“七大戰略目標”“四方面重點工作”,沿著“戰略執行—組織管控—激勵機制—風險管理—文化落地”脈絡進行一貫到底的穿透式監督,把審計納入組織的價值鏈條中。三是如雷貫耳,堅持系統觀念,將審計工作融入高質量發展大局,努力實現“審計一點、規范一片、震懾一面”,真正踏出一條將審計成果轉化為審計效果的轉型發展新路徑。
“兩篇文章”
為有效發揮審計監督力量,靶向推進審計問題標本兼治,切實提升審計成果利用成效,推深做實發現問題和問題整改“兩篇文章”。
提高審計揭示問題的能力,是每一位審計人員的專業追求,也是實現審計價值的最核心環節。著眼于審計視角發現問題,審計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問題,尤其是發現重要性水平高的問題,審計視角突出更專業、更全面。如何突破審計報告反映和體現的問題總是換湯不換藥的困局,是需要不斷探索的過程。著眼于管理視角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是前提,解決問題是關鍵,內審部門要履行建議職能,提升審計建議層次,為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如何擺脫審計建議站位不高和內容空洞的問題,是需要深度思考的主題。
審計整改是審計工作的重要閉環,也是審計監督能否發揮作用的直接體現。把整改情況落實到公開環節上。建立整改結果通報機制,將審計中的反饋意見和審計后的整改情況,以內網開設“整改督辦”專欄的形式,及時公布整改結果,推動整改全過程監控。以曬進度、亮實效為抓手,形成震懾,杜絕審而不改、避實就虛的現象,不斷完善整改閉環管理工作機制。把整改情況落實到考核機制上。建立整改工作考核問責機制,將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設定審計整改工作方面的具體考核指標,把是否落實整改責任、是否積極主動整改等作為考核內容,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提升整改成效。
“三化并進”
把審計工作置身于全行發展大局中思考,對標對表,找準差距,以開放的心態,與時俱進,打破原有思維的“天花板”,突破工作瓶頸,不斷塑造審計工作發展新動能。
理念開放化。貫徹新發展理念,樹立創新開放意識,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對標學習,以開放視野推動審計提質提效。對外,著眼全局。做有“深度”的審計人,善研究,精業務。內審工作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合格的內審人員必須對全行的各項業務都要熟悉了解。特別是專業性較強的領域,更要主動融入專業條線工作進行學習,以各個板塊分組的形式,審計稽核部主動申請參與業務條線的會議和培訓,真正做到“融”進去學,而不是“浮”在面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審”在點子上,“計”在關鍵處。對內,觀照自我。做有“厚度”的審計人,練內功,提素養,不斷地接收新思想和新方法,迎接新任務和新挑戰,與時代同步,與發展同行。
隊伍專業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審計隊伍,既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做好審計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新時代賦予審計的新使命。理論課堂“繪墨色”。聚焦提升審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常態化開展學習培訓活動。將過去單純的集中學習輔導,轉變成為集中學習與謀審計發展、解工作難題相結合的推進培訓會,通過分組領學、案例講解、交流研討等形式,突出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及有效性。實踐歷練“繪實色”。為打造一支研究能力強、審計經驗豐富的專業隊伍,組建“專項研究小組”迫在眉睫。以公司治理、綠色金融、數據治理、信息科技等專業領域審計為切口,破解審計內涵式發展的大難題。通過對專業板塊的持續學習,不斷收集和完善“政策包”“問題集”,直面審計實踐中的問題和困惑,切實提升履職實效。
成果具象化。通過“價值輸出”的方式,擴大審計部門審計成果應用的廣度,提升審計人員思考問題的深度。以典型案例為鏡鑒,提升部門價值輸出能力。堅持輸出有價值的審計發現,是審計部門的工作職責。做“有心人”,收集歸納審計工作中發現的典型問題,以編寫“審計典型案例”為抓手,總結規律特點,梳理管理漏洞,將其作為舉一反三的“定制素材”,強化警示教育作用,形成有力震懾。以工作成效為標尺,提升員工價值輸出能力。堅持輸出有深度的審計建議,是審計人員的崗位使命。做“明白人”,洞察秋毫,抓住問題的核心和實質,樹立奮斗成長的價值理念,以部門每月一次“頭腦風暴會”的形式,突出成果、效率、貢獻度、影響力的激勵導向,曬一曬“審計建議”,比一比“審計實績”,開展“審計之星”評選,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
“四立支撐”
按照“質量強審”工作要求,積極探索審計工作新思路、新舉措,把審計質量作為“生命線”落細落實,傾力打造立項謀劃、風險監測、項目實施、問題整改“四環”全鏈條模式。
立足于審計立項,樹好風向標。立項是年度審計工作的“起點”,決定著審計服務于全行工作的精準度。圍繞中心,科學謀劃審計項目。以與全局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總行黨委關切、監管要求、董事會關注及全行中心工作,聚焦對重點業務、關鍵領域的監督檢查,科學確定立項方向。精準選題,傾力打造精品項目。著眼當前業務發展實際, 以風險管理為導向,緊盯重要領域關鍵環節、重大風險隱患問題,明確主攻方向,圍繞打造優秀審計項目目標,提前鎖定擬創優項目。
立足于審計模型,嚴堵風險點。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審計模型是提升審計廣度、深度和效率的重要抓手。研審相融,構建編寫模型的能力。審計模型的編寫是與審計檢查緊密結合的,模型來源于審計檢查思路的提煉,也在審計檢查中得以檢驗和優化。在延續前期已經分設的9個“研究小組”基礎之上,深化推進舉措,建立“風險梳理—情景分析—模型設計—模型驗證—模型推廣—模型迭代”一整套系統的管理機制。問題導向,深化數據分析的能力。審計模型是硬支撐,數據分析是軟支撐,審計人員的專業性和業務水平對數據分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從蛛絲馬跡中發現疑點,挖出問題,這需要我們培養數據分析技術和專業思維,增強應用數據的能力和分析數據的本領。
立足于審計方案,鎖定靶向點。審計實施方案是審計質量控制的靈魂,要想扭轉“照搬”以往現成審計方案的局面,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深化內涵,完善審計方案。探索建立“三張清單”,全面梳理近年來監管處罰案件和罰點、一二道防線檢查通報情況、審計監測疑點問題,從歷史經驗中進行分析,總結提煉形成2024年度審計檢查可參考的“線索庫”,不斷完善審計方案,增強工作針對性。拓寬外延,構建審計板塊。緊跟省聯社關注的重點領域,構建審計板塊,不斷將最新要求納入審計范疇,做到重點突出,主攻方向明確,確保將省聯社的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立足于問題整改,打響攻堅戰。整改作為審計工作鏈條的最后環節,是我們當前工作中的一個“癥結”,重點需要解決“輕整改”“屢查屢犯”問題。形成合力貫通協作,打好“組合拳”。搭建縱向業務管理架構與橫向審計整改管理體系,形成縱向互通、橫向互聯的矩陣式整改框架,聯動一二道防線強化業務指導和整改督導。在目前已建立的OA協作流程基礎之上,通過聯席會議的方式形成合力,共同研究探討整改措施。強化督查整改力度,開展“回頭看”。制定工作督查表,設立推進問題整改工作AB崗,協同項目主審負責督查督辦,以召開整改談話、現場督導、定期通報的方式及時跟進整改情況,推動問題整改落到實處。(葉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