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沭陽農商銀行:主攻對公短板 提升服務小微質效
更新時間:2025-06-13
沭陽農商銀行堅持以政策為指導,以改革為抓手,圍繞補齊對公業務短板,提升服務能力,深挖市場潛力,擔當伴隨小微企業成長的伙伴銀行。截至5月末,該行對公信貸規模達90.98億元,比年初增加13.63億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51個百分點。
一、深化聯動營銷,實現資金實力與服務能力“雙提升”
積極策應營商環境建設,改進賬戶服務流程,匹配一攬子產品服務組合,促成資金閉環運行,促進低成本資金歸集,為向小微企業讓利、服務實體經濟騰挪更多空間。一是開辟企業開戶綠色通道。聯手縣市監局搭建“一站式”開戶服務模式,推出營業執照辦理、印章刻制、賬戶開戶、結算及融資支持等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助力“企業開辦一件事”,實現政務服務、金融服務“一網通辦”。截至5月末,新開企業賬戶1179戶。二是開展代發工資業務營銷。大力拓展代發工資業務,在企業開戶的同時實施同步推介代發業務,提供網銀代發、智慧食堂、工會福利等業務組合,為企業資金支付結算提供極大便利。全面梳理全縣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清單,按照屬地原則推送到支行,由支行實施金融服務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實施公私聯動、批量開戶、待遇進卡營銷,實現代發資金的有效歸集,截至5月末,有效代發客戶數35.67萬戶。三是開展異業聯盟融合創新。通過產品投放與技術輸出,與各類機構搭建一系列民生場景生態圈,在聯手機構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中構建低成本資金引流的洼地,保持活期存款占比在全省前列水平,至5月末達37.14%、居全省農商行首位。比如:與住建局建設存量房在線交易平臺,實現監管賬戶日均余額9366.43萬元;與城管局建設維修資金平臺,沉淀資金6.5億元;與收單商戶建設結算資金閉環,沉淀資金5.4億元。
二、深化數據賦能,實現辦貸效率與獲貸體驗“雙提升”
為進一步規范公司授信業務,重塑公司貸款“短、頻、快”優勢,依托“三臺六崗”框架,對標省級展業平臺建設經驗,在充分調研、掌握需求的基礎上快速立項、加速研發,在不到2個月時間內成功上線企業授信全流程平臺,提供企業客戶信息維護、企業客戶360視圖、企業授信申請、準入備案、授信調查、授信審批等功能,支持貸款申請、風控、調查、審批的移動化、無紙化、智能化,補齊公司信貸線上短板,目前平臺運行穩定,上線以來接受授信686筆,成功257筆、金額21.3億元。借助自主研發的普惠云平臺、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在數字網格、數字營銷、數字風控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動小微企業普惠建檔、信用評級、批量調額,對信用達標的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貸款支持,對優質小微企業推介省級特色產品以及自有具備財政貼息功能的“富民創業貸”等優惠產品,對暫時出現困難的小微企業推出“紓困貸”專項產品,主動攜手小微企業共渡難關,做到不抽貸、不壓貸、不斷貸;開展對公項目賦能,梳理歸行率極低客戶、未合作規上企業、維護缺位的重點賬戶和機關單位未開賬戶“四類”對公客戶清單,按事業部、支行逐家現場講解惠企政策、培訓營銷方案、傳授話術、教學科技工具,引導基層精準營銷。
三、深化網格走訪,實現信貸客戶與貸款規模“雙提升”
圍繞目標定人定責、定時定效,制定時間表、流程圖,層層抓好推動、監督與考核。至5月末,企業貸款戶數、余額分別比年初增長5.51%、17.62%,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是持續深化數字走訪。通過黨建共建獲取科創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富民創業貸、個體工商戶及他行貸款數據等相關信息,建立潛在客戶目標清單,為支行精準營銷打下堅實基礎。重點圍繞企業和商戶建檔,推動城區事業部和微貸部聯手做好專業市場、街道商戶、社區住戶等集中走訪簽約,推動農村事業部、支行開展每月兩村循環走訪,做到線上跑數據和線下跑客戶相結合,運用好數字網格化營銷軌跡,推動單位負責人做好過程管理,推進走深走實。二是扎實抓好聯合走訪。強化銀政、銀村、銀保、銀擔、銀企等合作,做實網格融合、走訪聯合、服務結合,為企業提供“金融+非金融”一攬子需求解決方案。圍繞省聯社發布的個體工商戶、專精特新、蘇農貸等走訪任務搶時間、趕進度、爭一流,授信面、用信面均超額完成省聯社考核要求,蘇質貸、專精特新貸、科創貼息貸等省級信貸產品的投放金額均處于全省前列。三是參與融資協調走訪。結合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派兩名業務骨干參與縣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專班,通過對接縣發改局、金融監管局,及時獲取有納稅收入的小微企業清單并精準推送至支行開展營銷走訪。截至5月末,已完成23775戶企業走訪建檔,累計授信10.26億元、用信8.84億元。(苗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