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盱眙農商銀行:始終把服務小微的責任落實在行動上
更新時間:2025-01-02
有一位經濟學家曾形象地說:“一個社會中,如果將大企業比喻為大石頭,那么小微企業就是遍布周圍的小石塊和沙子,沒有大量小石塊和沙子支撐,大石頭也難以穩固。”為更好地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盱眙農商銀行不斷創新實踐,主動擔當作為,實現小微金融服務覆蓋率77.2%,走出了一條符合監管要求、契合自身實際、順應小微期盼的服務路徑。
一、始終堅持把為小微服務責任扛在肩上。該行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服務意識,整合資源,集聚力量,堅定支農支小,做服務小微企業的伙伴銀行。一是優化機構設置。著力構建全覆蓋、多層次的小微金融服務網絡,在總行層面,成立零售金融部,統籌管理全行小微企業貸款。在支行層面,圍繞工業園區、專業市場、核心商圈等小微客戶集中區域,成立小微金融事業一部、小微金融事業二部、公司金融事業部、小微快貸事業部等四個專營機構,進一步延伸金融服務觸角、縮短決策半徑,及時為小微企業提供專業便捷的金融服務。目前四家小微專營機構貸款余額93.03億元,占全行小微企業總額的59.51%。二是前移服務窗口。延伸服務觸角,主動與市場監管部門、鄉鎮部門招商幫辦對接,超前掌握招商信息,為企業驗資、注冊、開戶提供一攬子服務,對符合條件的客戶做到落地一個、開戶一個,為小微企業提供快捷有效的結算服務。今年以來新增對公開戶3097戶,新增對公賬戶存款7.41億元。三是壓實工作責任。全面推行信貸人員星級管理,設定等級考核指標,實行百分制考核,按月統計、按季通報、按年考核,將等級結果與其崗位工資報酬和業務權限相掛鉤,充分激發信貸人員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始終堅持把為小微賦能助力抓在手上。小微企業量大面廣,對市場需求反應最靈敏,只有緊貼小微企業“脈搏”,才能為中小企業提供精準服務。一是搭建橋梁。圍繞政府提供的企業清單,梳理“開戶未貸納稅企業、未開戶未貸納稅企業、三年還了未貸企業、開戶但未貸企業”等五類群體,采用“班子成員+機關部室負責人+公司部客戶經理”的方式,深入基層一線提供“零距離”服務。實現48戶當年重大項目、261戶規上企業、29戶納稅A類企業走訪全覆蓋。新增營銷客戶16戶、1.75億元,拓展工資代發20戶,代發人數1465人;開立賬戶8戶、攬存1.34億元。二是織牢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按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小微企業劃成38個管理網格,選派26名客戶經理入駐進網,從授信評價到信貸準入,專人跟進企業服務,定期上門交流。并組織行領導對所支持生產企業進行實地走訪,現場對客戶經理對接服務情況、工作效能等進行綜合打分。三是巧借外力。為精心呵護小微企業“幼苗”,助燃地方特色產業“火苗”。盱眙農商行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的先天優勢,牽頭聯合7位全國及市縣人大代表共同創建全市首家“金融惠”人大代表專業工作室,建立管理制度、落實工作職責、明確業務流程和定期接待日,做到“有陣地、有組織、有制度、有計劃、有活動、有考核”。
三、始終堅持把為小微減負讓利放在心上。堅持不斷創新思路,豐富信貸產品,滿足小微企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一是致力“降成本”。及時修訂貸款利率定價管理辦法,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進行利率定價、優惠定價。如對存款貢獻度高、企業信用等級高的小微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下浮利率,對于潛在優質客戶及有特殊貢獻的客戶,可給予利率優惠,對于100萬元以上的個體經營貸款,可按公司類貸款利率標準減點浮動。截至目前,該行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年化利率較年初下降60個BP。二是打好“組合拳”。做好“三個一批”文章,對效益好的小微企業錦上添花推一批,針對“有能力生產,沒能力接單”的問題,創新推出“訂單貸”,支持其開足馬力生產。對有市場、有前景但實力較弱、面臨資金緊缺的中小企業雪中送炭幫一批,推出“轉續貸”,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幫助其渡過難關。對于處在成長階段的年輕企業著眼未來扶一批,推出“青商貸”,在利率上給與更多優惠,鼓勵更多年輕企業家把握發展機遇,大膽干事創業。三是用好“新套餐”。主動對接縣發改委、科技局、財政局等相關政府部門,結合政府申報入庫的相關企業信息,充分利用“小微貸”“蘇科貸”“蘇農貸”“微企易貸”“鄉旅E貸”等專項政策產品,增強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幫扶力度,累計服務客群破萬戶,發放信貸資金達17.8億元。(張恩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