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農商銀行:優化金融服務 助力“三夏”生產
更新時間:2025-08-21
風吹麥浪,又是一年收獲季。邳州農商銀行深入田間地頭,聚焦“三夏”生產金融需求,以“謀”字當先、“強”字為要、“細”字為本,全面助力夏糧“顆粒歸倉”。
“謀”字當先,下好金融支農“先手棋”。為確保夏糧收購資金供給到位、結算服務到位,該行與農業部門、鄉鎮政府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提前召開夏糧收購專題座談會,了解各鄉鎮地區糧田規模等情況,對種植大戶、涉農企業等人員情況進行統計。各鄉鎮支行提前實地走訪,了解資金需求,實施“一戶一策、一企一策”,開通綠色通道,縮短辦貸時間,提前完成轄內15家糧食購銷儲企業評級授信工作。截至目前,該行已投向支持三夏貸款7283戶,6.4億元。
在議堂鎮,種糧大戶張建國看著自家500畝即將成熟的小麥,既欣喜又發愁——新訂購的聯合收割機尚有20萬元尾款待付。正當他輾轉難眠之際,議堂支行客戶經理主動上門,僅用兩天時間就為其辦理“農機貸”,解了燃眉之急。“農商行真是想到我們前頭去了!”張建國樸實的語言道出了“謀”字當先的真諦。
“強”字為要,打造服務三農“強引擎”。金融支持“三夏”生產,不僅需要資金投入的“量”,更考驗服務能力的“質”。該行以“強”字為要,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支撐體系。加大推廣“惠農快貸”“鄉村振興貸”等信貸產品,確保夏糧收購“購得進、銷得出、有效益”。該行組織25支“流動金融服務隊”,配備移動業務終端,把“柜臺”搬到田間地頭、麥收現場,將貸款投放、手機銀行、大額取款等業務相結合,確保“7x24”結算順暢便捷,確保“糧出手、錢到手”。
在土山鎮街南村地頭,農戶胡宗輝見證了“強服務”帶來的改變。“往年在地頭賣完糧食,還得拿著現金到鎮上銀行去存,有時候還收到假錢。今年,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到我們地里來開卡,還教我們用手機銀行繳水電費,真是太方便了!”
“細”字為本,織就惠農便民“溫情網”。該行堅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將支持夏糧收購的各項金融服務落細、落小、落實。與糧食收購企業合作,提供資金結算服務。制作“糧食收購服務卡”,記錄收購價格和聯系方式,擺放在廳堂,發放給農戶,方便了解糧食收購信息。三夏時節也是詐騙的高發時期,該行“小圓服務隊”深入村組、田間地頭,通過典型案例宣講、發放折頁等方式提醒百姓提高反詐意識,守好錢袋子。
在邢樓鎮樊家村,獨自留守的老人樊家祥收到了一份特殊禮物——“小圓服務隊”贈送的“糧食收購服務卡”,卡片上詳細列著周邊糧企的聯系方式和當日收購價格。“孩子們在外打工,以前賣糧總怕被壓價,現在有了這個‘明白卡’,心里踏實多了。”老人樸實的話語里滿是感激。這些看似微小的舉措,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農戶的心田,也讓金融支持“三夏”工作更有溫度、更顯情懷。
下一步,該行將繼續積極落實支農惠農政策,創新金融產品,全力保障“三夏”資金需求,守好夏收“責任田”,確保“三夏”生產顆粒歸倉。(胡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