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泗陽農商銀行:金融活水潤“桃源”
更新時間:2025-05-16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這句詩描繪的景象,如今在江蘇泗陽,早已超越了季節的限制,成為了四季皆可賞、四季皆可品的“桃源”盛景。
泗陽,古稱“桃源縣”,歷史上便以“夭桃千頃、翠柳萬行”聞名。為了鞏固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近年來,泗陽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桃果產業的發展。作為扎根縣域的金融主力軍,泗陽農商銀行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以金融活水全力“鏈”動甜蜜產業,助力“醉美桃源”煥發新生機。
“貸”動桃農致富夢,再現“桃源”好風光
2013年,薛家聰從事桃果種植的第一筆資金,就是來自于泗陽農商銀行的10萬元貸款。當時,他看中了“映霜紅”秋桃的市場潛力,引進了價高質優的品種,但前期購買樹苗、改良土壤面臨資金不足的難題。泗陽農商銀行的“及時雨”,讓他堅定了信心。
十余年間,泗陽農商銀行的貸款額度從最初的10萬元增加到如今的100萬元。薛家聰的果園也從當初的兩百畝逐步擴建成五百畝,年銷售額超350萬元。春日里,他帶領工人忙著修剪枝條、施肥灌溉、預防病蟲害,為秋天的豐收打下堅實基礎。他種的桃樹長勢喜人,他也成了當地有名的“桃子大王”。
“我們農民創業的信心和底氣,來自泗陽農商銀行的一路陪伴和持續支持,有了金融后盾保障,我們才能在春天里安心守護這些‘搖錢樹’,期待秋天的甜蜜收獲!”薛家聰動容地說。
科技賦能,助力桃果產業提質增效
泗陽農商銀行不僅在資金上支持桃果產業,還在科技賦能方面下足功夫,積極擁抱“互聯網+”,助力桃農拓寬銷售渠道,泗陽縣愛園鎮大康莊園的劉正軍就深切感受到了電商直播帶來的變化:“以前,我們賣桃子靠線下,渠道窄,價格也上不去,現在,有了農商銀行的支持,我們開始嘗試電商直播,銷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早在2018年,劉正軍就從泗陽農商銀行獲得了25萬元貸款,用于擴大桃園規模。近年來,隨著電商直播的興起,泗陽農商銀行又為大康莊園提供了50萬元“蘇農貸”貸款,支持他搭建直播平臺,培訓直播團隊,開展線上銷售。
“泗陽農商銀行還主動幫我們對接電商平臺,提供直播技巧培訓,真是幫了大忙!”劉正軍感慨地說。通過電商直播,大康莊園的桃子名氣越來越響,不僅賣到了全國各地,價格也比線下提高了20%以上。泗陽農商銀行還積極推廣“互聯網+金融”服務,為桃農提供線上貸款、支付結算等便捷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助力桃果產業提質增效。
以“桃”為媒,金融助力生態產業甜蜜升級
在泗陽,像農豐果園、大康莊園這樣的桃果類家庭農場有200多家。為凝聚支持產業發展的合力,泗陽農商銀行陸續與縣農業農村局、省農擔泗陽分公司開展黨建結對共建戰略合作,多次聯袂組織“農業金融下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首貸對接”專項活動,并推出“家庭農場”“農擔貸”“蘇農貸”等貸款產品,積極落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農業設施抵押、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或各類組合擔保,解決果農融資難題,為產業興農貢獻金融力量。十余年來,該行累計發放桃果類家庭農場貸款6.57億元。
要讓“桃源”真正甜蜜起來,單靠種植環節的“給養”遠遠不夠,必須打通全產業鏈的“任督二脈”。2024年10月16日,泗陽農商銀行與泗陽縣桃果產業協會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發揮各自優勢,探索金融支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模式,共同編織了一張覆蓋“種、加、銷、游”全鏈條的金融“服務網”——從桃苗培育到冷鏈物流,從果脯加工到文旅融合,每一個環節都能看到“金融活水”精準滴灌的痕跡。
“甜蜜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繪就“桃源”新畫卷
在金融“活水”的潤澤下,泗陽縣桃果面積擴大到6萬畝左右,關聯產業規模突破20億元,成為蘇北地區獨樹一幟的桃樹大果園。桃果產業的蓬勃發展,帶動1.2萬余人就業,尤其在疏花、疏果、套袋、采摘、包裝等生產環節,用工需求量大,為周邊農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崗位,同時,促進流轉土地面積4萬多畝,通過繳納服務費的方式給村集體帶來收入400多萬元。
桃果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還促進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泗陽縣先后打造了盧集桃果公園、南劉集桃花源記、愛園鎮百年梨園等旅游景點,舉辦“桃花節”“賽桃會”“秋桃品鑒會”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采摘。泗陽農商銀行緊隨而上,推出“鄉旅E貸”產品,支持農家樂改造、觀光設施建設,累計發放貸款1.73億元。
如今,泗陽縣的桃果產業已經形成了集種植、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為當地農業主導產業。(鄭麗娟)